大连理工大学MBA校友专访|白杨婷:追梦不停 奋斗不止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22-05-12 14:29 浏览量: 1822

MBA校友专访(第一期)

为连接各地校友、同学,MBA教育中心开展《校友专访》栏目,鼓励校友分享人生故事,传承优良学风精神,展开校友与在校生的思维碰撞,搭建共享成长的交流平台。愿不同年龄、不同行业背景的校友、同学们汇聚在大工MBA,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请跟随我们的脚步,共同聆听优秀校友的奋斗故事,感受榜样的力量。

校友简介:

2018级MBA 白杨婷

阿帕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获得新生案例分析实践课程暨大赛、企业诊断咨询实践课程暨大赛双冠军;

2019年5月19日,作为创业导师为我校卓英训练营的同学做了一场主题为《创业融资与财务管理》的讲座;

Q1:如何分配时间和精力,兼顾工作和学业?

只要开始了,就成功了一半。

读MBA是我犹豫了很久才做的决定,那时工作已经很忙,不知道用来上课读书的时间从哪里挤出来。现在再回头看那两年多,发现做出这个决定本身已然就是这个过程里面最困难的部分。

工作虽然忙,但没处理完的事情可以尽量放在周一、三、五加班处理掉,不耽误周二、四晚上和周六全天正常上课。阻止一个行动的最大障碍常常是害怕没时间,担心做不好,要突破它很简单,只需要迈出第一步。

及格和优秀只差半小时。

不管是学业还是工作,优秀都必须刻意而为之,得来不易。但及格和优秀之间到底相差多少呢?

我本身从事的是财务工作,做大量经营数据分析是常规工作内容。一份逻辑严谨、表述清晰、图表齐全、深入浅出的财务分析报告会让阅读者神清气爽。但一份数据堆积、结构混乱、表意生涩的财务分析报告给人的观感只能用望而生畏来形容。前者和后者需要的时间相差多少呢,我的经验是半小时。

“一万小时定律”告诉我们没有什么天上掉馅饼的灵感和坐等的优秀。及格和优秀所需的必要时间投入常常不是服从线性分布,而是指数分布。

Q2:作为企业案例分析、企业诊断咨询大赛双冠军,可以分享一下平时积累知识的方法、经验吗?参加大赛得到了哪些收获,这些经历对自己的工作有哪些影响和帮助?

在校期间的两次大赛是我MBA生涯里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大连理工大学一直被誉为“中国管理案例教学法的先锋”,两次以赛代学作为实践必修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在全国尚属首创。

大赛除了有来自最前沿高质量的管理案例、让人血脉贲张的赛制以外,还有团队内部不同成员之间思维的碰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行业背景、知识储备和工作经历,其中不乏有很多企业高管。在对一个管理案例的探讨中,每个人都会自然而然地代入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管理心得,学习不再只是以MBA学生的身份跟着教授们学习,而是在实践导师的指导下,同时作为学生和老师在向团队内部每一个成员互相学习,在一次一次的案例探讨和方案构建中,以“你”的工作经验和专家领域扩展“我”的认知边界。同时因为要分析透一个陌生的商业模式或经营类型,要在短暂的时间内搜集行业数据做行业研究,学习使用分析工具,因此两次大赛成为我的管理知识收获最密集的时段。这段经历为我日后的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受益匪浅。“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每个人都活在由自己的专业领域和所在行业划定的舒适圈内。两次大赛就是把你拉离这个熟悉的舒适区,猛然空投到不确定管理场景让你荒野求生的沙盘模拟。

作为两次大赛都侥幸夺冠的生存者,我获取到的绝不仅是“鱼”还有“渔”。更可贵的是两次大赛作为实践课,所有的“渔”都可以在日常工作和管理实践中自然套用。

Q3:作为两次大赛冠军队的队长,如何公平分配团队工作,并带领团队取得好成绩?

作为队长,我的经验是首先团队要根据管理幅度划定管理层级。“管理幅度”简而言之就是一个管理者可以管理的下属人数。英国军事家汉密尔顿认为组织中上级所辖人数应在3-6人之间,3人已使上级相当忙碌,6人也许每天忙碌10小时。作为十个人的小组而言,很多团队自然地选择队长个人直接领导9名成员的扁平管理结构,这显然超越了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最宽管理幅度。面对巨大压力挑战时这样的团队很容易变成一盘散沙,尤其是在大家本就有各自的工作,需要拼凑工作之外所剩不多的自由时间的前提下。

我选择的是按照案例分析交付成果的结构,在团队内部对应划分次级小组的组织结构。案例分析报告最终是四部分,所以在队长之下会额外增加三个组长,四个人分别作为报告四部分的直接负责人。剩余六个名额作为资源,按照四部分的工作量权重分配。再由六个团队成员按照先占先得、自愿报名的方式加入至四个次级小组。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大赛的每个案例都来源于真实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真实决策点。进一步可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但也可能跌落悬崖粉身碎骨;退一步可能柳暗花明,也可能丧失良机从此一蹶不振。进,还是退。市场机遇瞬息万变,进退本无对错,但案例分析报告必须有明确决策。

这段比赛的历程将我们几个素昧平生的人打造成为一个永远不散的团队,直至毕业多年后的今天。

Q4:创新创业大赛开赛在即,作为创业方面的导师,在实际操作层面上要如何选择创业方向,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考虑自己的能力点和兴趣点

要选择一个自己擅长的领域,这样在创业伊始通过自己的知识积累和人脉资源更容易快速切入,便于业务的展开从而提升创业成功率。与此同时,兴趣也是一个需要考量的因素,创业是一趟孤独的旅程,只有这件事本身与自己的能力点和兴趣点契合,才能保证长期的全力投入。兴趣和热爱本身,是克服挫折困难最好的内生驱动力。

考虑社会需求

想明白自己选择的创业方向解决了什么样的社会痛点,是否是目标市场中实际存在的真实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要尽可能做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调研工作,切忌闭门造车,自我感动。要把为什么要做这个事,和为什么是我来做想明白。防止掉入伪需求的陷阱,不能解决用户痛点或者没有客户愿意为这类需求买单的事业必定举步维艰。

对市场的前沿趋势保持敏感

大家都想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在市场还未被充分培育时就过早进入行业,同样会付出巨额的试错成本,最终先驱不成反成先烈。创业是综合能力的比拼,要始终保持开放的头脑和空杯心态。想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调整方向,持续整合吸纳各种资源,将创业公司变成大家实现自我的平台,形成合力才能突出重围走向成功。

另外针对有创业意愿和热情的同学,我的建议是先加入一家你想创业的行业内的大公司进行几年的学习和历练。学习前沿的行业知识拉高自己的认知水准,同时也可以学习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这些成功的大公司都是靠不断试错积累走到今天的,他们会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让我们在之后的创业过程中少踩坑,少走弯路。在积累到一定行业经验和资源的基础上寻找尚未被满足的社会痛点,以此为起点就会大大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Q5:在母校读书期间有什么收获?

喜欢的大工老师实在是太多了,成力为教授的课,每一节都横跨了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贸易理论,从最近的猪肉价格背后的宏观货币体系一路讲到人民币最近的汇率涨跌以及央行利率决策。看各种经济类书籍以及其他途径积累起来的知识碎片,就这样在成教授讲解演绎中融会贯通,醍醐灌顶。我至今从未在其他场合再听到这样酣畅淋漓的讲座。

本来抽象的法理在王学先副教授的法学课堂上变得一个个鲜活有力。关于“法无授权即禁止和法无禁止即自由”的思考已内化为我自身底层逻辑的一部分。财务管理的严谨体系在孙秀峰副教授的课堂上魅力无穷,每个公式信手拈来,面目可亲。读MBA是想通过系统的学习来解决自己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充电然后再出发才能走得更远。

在读期间我还保持了每年50本书籍的阅读量。每天一小时的阅读时间完全来源于更换通勤方式,就是把开车通勤变为没有特殊情况下坐地铁通勤。地铁上往返总计一小时的时间,刚好用来阅读。这种对碎片化时间的精细管理,是我在母校读书期间养成的,而且持续至今。

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还有亦师亦友的老师。学业很短,人生很长,一群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梦想的决心认真地活着,工作和人生的探索之路都因此被彼此照亮。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