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解读 MBA| 专业学位教育的再认识与再进军

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8-08-14 13:16 浏览量: 3837

引言:在近30年的快速发展中,中国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基本形成,规模初步具备,成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教育事业的一个亮点。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一些教育管理者也在积极思考进一步的改革与创新之路。

杨斌教授从1994年起担任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秘书,在这篇原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2月号的重点文章中,他深刻反思了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在发展历程中为了解决各色问题而演发出来的权宜之举、“当初最优或彼时最可行”,但在今天却很可能偏离了专业学位教育的本质规律。杨斌教授尖锐地提出了“我们不该满足于过去的渐进性改善,而是要勇于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改革”的主张,对于专业学位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改革有着极大的借鉴和警示意义。

文/杨斌

原文刊载自《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第2期

需要认真梳理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重新认识专业学位教育的本质。

探索或隐或显的丰富且复杂的需求,建立判断规格对错、评价质量高低的有效标准。

要在既有框架下练质量内功并再扩大规模,但首要的仍是系统性的体制机制改革。

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大批岗位急需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职业背景或行业需求的专业学位教育应运而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截至 2016年,经过 25 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已初具规模并渐成体系,在类别设置、招生规模、培养模式以及社会认可度等方面取得巨大成绩,一大批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为这一阶段的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对专业学位教育进行再认识,透视现状反思本质,展望未来把握需求,并据此探索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律,改革体制机制,推动专业学位教育再进军,是继承发扬前辈们创业精神和创新本领的最好方式。

超越路径记忆,认清专业学位教育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取得了难能可贵的成绩,但也存在隐忧。问题的存在与其发展的历史渊源和路径密不可分。需要认真梳理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重新认识专业学位教育的本质。

脱胎于学术型学位教育体系的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呈现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专业学位教育常与学术学位教育发生混淆,或者被视为降低了“标准”的学术学位教育。专业学位项目后发,且教育界长期以学术型学位教育为主为尊,使得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目标、招录标准、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设计与学习方式、学位论文与评价标准等各个方面与学术型学位教育同质化严重。究其原因,还是对专业学位教育的定位不够清晰,且没有将专业学位要求和学术学位要求进行系统性区分,延续习惯进行培养,很难超越和改变。如果我们只是对专业学位教育个别环节进行改善修补,而非在回答其本质问题后实施系统改革,恐怕难有成效,甚而离本质更远。因此必须明确,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因定位不同,培养方案和学位标准不是“比不上”,而是“不可比”。

事实上,专业学位教育是在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并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中,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学位的实质内涵是满足受教育者开展职业活动需要、体现教育项目特色的一套知识、能力和素养的集合。专业学位教育应对行业和社会的需求才能体现教育的价值,其价值体现在——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已有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职业素养的养成比知识提高更重要。

大学作为专业学位教育的提供者,开展专业学位教育需要聆听市场的需求,设计出符合专业学位本质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养集合以及实现该集合的一系列教育内容和活动,需要引入行业导师和企业实训,让受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通过课程学习、实践训练和素养熏陶,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从而将学位项目定义的知识、能力、素养内化到每个学生身上,嵌入其职业生涯而为社会发展提供专业服务,进而产生内生动力。

由此看来,比较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不能简单地论学位层级的高低和学术成分的多寡,而应该关注在人才培养的素养、能力、知识三个核心教育维度上两者有重要区别。专业学位教育定位在培养特定专业领域人才,而专业工作通常对从业者都有关于专业精神和职业伦理等方面的要求,故而高度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而学术学位教育则更加强调学术精神和学术创新能力培养。

过去 25 年来,国家先后批准设立了 40 种专业硕士、6 种专业博士,涵盖了我国社会发展的众多主要行业和领域。从目前已有的专业学位类别中可以看出,我国专业学位的类别设置,有基于行业需求的、有基于职业背景的,有互为交叉甚至包含的,差异性较大。专业学位中的“专业”不是普通的“职业”,它是一个知识、能力和素养的组合,而这种组合往往是由专业行动发展而来,在专门职业工作中逐步建立,并非仅是通过理论知识积累,还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和限制因素整合、调谐、重构起来。因此,不同专业学位的类别划分依据,应该是基于明确定义的行业职业,而非产业领域,更非行政主管部门。从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美国来看,专业教育与专业主义意识形态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凡是被视为一门需要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专门职业,基本上都有对应的专业学位教育。

准确把握定位,树立需求质量观

当前,研究生教育“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主线虽已明确,但全面准确地理解专业学位教育的需求和质量的内涵,却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从每日看似追求卓越的工作中,不时地抬起头来重新审视,不断追寻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探索或隐或显的丰富且复杂的需求,建立判断规格对错、评价质量高低的有效标准。“不问清需求,何以谈质量”,只有尊重并主动服从需求,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质量。

首先,要清楚需求的多维性,精准把握其内涵。成人、成才、成群,都是需求为了应对当前需要而进行的现用现学式的需求,也有应对普适性需要的需求;既有国家主导指向明确的需求,也有市场控制起落隐现的需求;既有受教育者自身表达的需求,也有教育者使命驱动必须坚守的需求。专业学位教育需要在多维的需求中准确把握自身定位。

其次,要辨析需求的真伪性,合理规划规模。以“考研难”“院校文凭热”为代表的教育资源尤其是领先院校资源的供不应求,造成了教育机构中常见的“提供者导向”。较为普遍存在的“学位膜拜”心理造成研究生教育炙手可热,报考人数连年居高不下。但这种需求一经解构,就会凸显其“伪”:既有只为延迟职业决策而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生,也有盲目追求高学历而过度提高职业门槛的企业。文凭主义的思潮使得高等教育学位和文凭的增长不是源自对高等知识和能力的需求,而是地位竞争和社会排斥的结果。专业学位教育要辩伪存真,合理确定培养规模。

再者,要提高需求变化的敏感度,及时调整类别。专业学位立足于职业发展需要,学术学位立足于学术发展需要,前者与社会需求活动的关系更为密切和敏感。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演化必然产生不断变化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例如,近年来随着产业发展,出现了大数据分析人才和智能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因此专业学位教育提供者需要尤其关注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动态性需求。一些教育提供者对需求缺少使命感、缺少设计意识,对需求变化缺少敏感性、缺少洞察和把握的本领,易出现自顾自“老调重弹”,脱离教育实践的现象。教育项目定位不清,需求恍惚,不及时作出调整变化,既消耗着一些机构宝贵的人才培养资源,也耽搁着受教育者的黄金发展时期,同时还扭曲着行业岗位的用人理念。这种教育,必须要反思和调整。

理清需求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提高质量。这极易被片面地理解为在原来的基础上争取做到更好,其中隐含的假设是原先就走在正确的路上,而这一点很值得推敲和反省。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做法,被冠以某某模式,实际上这些做法并非天经地义,其中不乏为了解决各色问题而演发出来的权宜之举,久而久之被误以为“自然”和“常态”,其实却很有可能偏离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规律。

开展高水平专业学位教育,需要树立起“无需求、不质量”的需求质量观,摈弃越高越好、越深越好、越广越好的简单质量观。

适应时代发展,重塑专业学位教育

当然,切不可认为接下来专业学位教育主要是在既有框架下练质量内功并再扩大规模,尽管这两件事都需要做,但首要的仍是系统性的体制机制改革。仅作几点建议如下。

1.探索实行专业学位校本管理

基于以上对专业学位教育的本质内涵和质量观的认识,我们认为专业学位教育应实行“校本管理”,以强化对社会需求的响应能力和服务质量。随着我国全面深化各领域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当今高等教育利益攸关者的关系正发生着深刻变化,政府正在从研究生教育的“调控者”走向“监督者”,高等院校日益趋向于“大学自治”,与高等教育相关的产业界也从“需求方”逐渐向“合作方”的角色演变。专业学位应成为学位教育校本管理的突破口,其类别设置、招生选拔和培养设计应体现自主,教育主管部门可以进行统计分析、监督指导,而不是审批类型、规划规模和干预培养标准。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在这方面可在声誉高的一批教育机构先试行校本管理模式。

在校本管理的框架下,高校自身也应向自己的专业学院或者教育中心放权,不断探索专业学位教育的校本管理模式,“管、办、评分离”的教育治理模式可以促使大学和院系、中心对人才培养的责、权、利更加清晰,推动专业院系或教育中心主责,避免让专业学位零散地附着于学术性人才培养院系之中。惟其如此,才可以真正实现“让学术更学术,让专业更专业”,实现研究生分类培养的目标。在这方面,清华大学正在尝试将“办”专业硕士教育的权力让渡给院系或专设的教育中心,研究生院仅在宏观层面进行“督导”,而将真正评价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权利让渡给第三方。

“校本管理”的成功标志是建立起专业学位教育“品牌”的概念,不同的专业学位类别和不同大学提供的专业学位在知识、能力、价值集合方面应是各有定位、特色和价值的。专业学位教育的成功在于专业学位(项目)的价值高于“学位”层级本身,用人单位更青睐于某些大学的某些类专业学位而不是硕士或博士,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专业学位的价值所在。

2.改革专业学位招生选拔方式

基于以上对专业学位教育实质内涵的认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一切出发点都应该符合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充分考虑人才定位问题,在招生环节中需要解决“招什么人” “谁来招”“怎样招”的问题。“考生”“划线”的概念显然不适用于专业学位,专业学位招生采用“申请-审核”的方式更能保证招录到最为契合专业学位教育项目的对象。

要建立从出口(就业)看入口(录取)的系统观。首先,对于面向社会发展需求的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学位招生,不应侧重于毫无职业背景的漫无目的散在群体,也不应侧重于对未来职业毫不知情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而具备一定知识基础、职业发展清晰、求学目的明确、个人特质契合的“申请者”而非“考生”更应成为专业学位招生的重点对象。 在实际选拔中,通过一定的考试或者考核来考察申请者教育背景、知识结构、专业积累等显性指标固然重要,但通过丰富多样的面试、竞赛、论坛等形式来考察申请者的求学目的、创新精神、团队协作、毅力恒心等隐性指标更为重要。因此,专业学位招生采取“申请-审核”制势在必行,招生对象将是“申请者”而非“考生”。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学位招生的“申请-审核”制不同于博士生的“申请-审核”制,前者重点在于考察人才的职业特征,为此,请熟悉行业或职业领域的有包容性、有开放心态的校友或企业家,或者在人力资源方面有专业训练的人参与招生审核工作,重塑专业学位教育招生队伍和招生流程,值得探索。

3.创新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与学术学位教育相比,专业学位教育更注重响应社会需求,积极地随需求来调整自己教育项目的定位和需要达成的素养、能力、知识集合。在培养模式设计中需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因为经济和产业都有自身的发展周期,专业学位培养就需要按照项目的规格精心设计培养方案而非考虑科研需求,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制定应吸纳行业专家参与。

在专业学位教育中,应该有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培养全程,并且是持续的而非间或性的投入,建立专业人才参与的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让业界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设计、共同招生、共同授课、共同培养、共同管理、共同育人”。

专业学位教育更强调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从行动中学习,培养方式灵活多样,此处不作赘述。专业学位教育也需要关注社会发展形势和新技术变革等因素,可以利用在线教育的便捷性、高效性和低成本等特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贯穿绿色教育,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加重视价值观塑造,使创新活动和创业教育成为有机载体,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社会需求。

4.完善专业学位投入机制

专业学位教育来源于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行业和社会需求是专业学位教育的内在驱动力。所以,聆听社会需求是专业学位教育的必须,其资源投入应呈现出多源性的特征。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需要建立起成本意识和合理的分担机制,并大幅度减少国家对专业学位教育的普惠性投入。

在校本管理的框架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应突破现有的一些来自行政部门、学校、 院系的体系约束,通过准确响应教育需求的精良设计和使受教育者实实在在受益,促进受教育者更加认可专业学位教育,促使更多的专业人士认可专业学位教育,逐步形成专业学位教育的“消费性”观念,使受教育者自愿支付包括时间和学费在内的培养成本, 反过来促使教育提供者强化教育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形成大学、业界和学生共赢的良性发展体系、格局。为此,对专业学位教育的投入,绝大多数(不排除少数特定学位教育仍需要国家的投入)应当建立起一种摆脱国家隐性补贴的成本分摊机制,使行业和企业需求更多地体现在专业学位教育中,从而凸显专业学位本身的价值。

5.重新设计专业学位质量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型人才培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以“学位论文”为主要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专业学位质量未能建立起独立的评价体系。近年来,尽管教育部明确专业学位论文可以采用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管理方案、发明专利、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但是实际执行情况并不理想。

究其本质,专业学位教育的最终评价标准应该是用人单位的认可,是受教育者自身职业能力提高而用之于社会服务的标准。专业学位教育应建立起以职业胜任力为长期导向,以先导性知识、能力和价值素养指标为学位授予标准的专业学位质量评价体系,其中知识评价主要依据课程,能力和价值素养指标要依据需求质量观科学地提炼,并在某些教育环节中予以评价。 在这一质量体系下,导师的角色也从原来唯一的论文指导,变成在特定知识、能力和价值素养方面的专业引导者。只有建立了独立于学术学位评价的适合专业学位自身培养定位的质量标准和审核体系,让社会需求方专家参与甚至主导专业学位的质量评价,才能真正实现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不可比”,而不是在后者质量标准下的“比不上”。

6.集聚多方合力,推动健康发展

推动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发展,需要集聚各方力量、发挥各自优势,才能更好更快服务需求。比如,加大行业企业及相关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专业学位教育的力度,构建互利共赢的应用型人才产学合作培养新机制,支持建设一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组织的作用,促进专业学位教育与专业技术岗位任职资格的有机衔接,推动部分专业学位与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有效衔接。

25 年的教育实践经历和探索,为推进专业学位教育的系统性改革打下了极好的基础。相应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并非中国独有,而有全球共性,本世纪以来欧美国家对于 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等代表性的专业学位教育的批评和反省也很深入。我们如果抓住时机,明晰本质,不再满足于过去的渐进性改善,而是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改革,行动迅速有力,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备更强的面向需求、面向世界、面对未来的时代特征,就有机会一跃成为全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排头兵。面对挑战,我们应该有自信心,应该具备老一辈贡献者的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使命感和创业精神,在转折关头应该进行一次再创业,在改革之路上再出发,为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再次注入新动力。

中国传媒大学MBA成立于2009年,率先开办了国内首个以“文化传媒”为特色的MBA教育项目,着力培养国家和社会急需的“懂文化传媒,善经营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中国传媒大学独具文化传媒特色的MBA项目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成为国内最具办学特色和影响力的MBA项目。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学科建设思路,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文工艺管经法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建校60多年来,学校致力于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编辑:

(本文转载自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