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后一读,给我们那些流浪的梦 | 桑果悦读VOL.35

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18-12-29 22:39 浏览量: 3278
人的一生不过匆匆弹指间,碌碌无为是一生,轰轰烈烈去干一场也是一生。这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巨大岔路口,有陡峭崎岖、充满未知的新领地,也有一眼望到底的下坡路。但我们知道,总有勇敢的人选择困难的那条路,正如三毛背着行囊开启了一段未知之旅,不是江山如画的世外桃源,不是在宁静的偏远小镇,而是在茫茫大漠——撒哈拉。今天跟着小桑果走进《撒哈拉的故事》,跟随三毛的脚步探寻神秘莫测的撒哈拉。主播风采陈诗航陈琪作者介绍三毛中国现代作家1943年出生于重庆,后随父母迁居台湾。她的一生在旅行、写作与疾病中度过,生前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作品也在全球广为流传。她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就是《撒哈拉的故事》。在经过了十四年的异国流浪后,三毛定居国内,最终完成一部作品《滚滚红尘》,并被提名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本人也被提名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罗大佑曾用歌词“来易来去难去,数十载的人世游;分易分聚难聚,爱与恨的千古愁”来纪念她,也有人评论三毛:“真正的三毛,是一个拒绝成长的生命流浪者。”她的一生,是充满无限自由和传奇的。在三毛的流浪过程中,写作是她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她的作品情感真实,没有太多的粉饰,而是展现生活的原貌和生活中的智慧与趣味。她总是写原生态的自然本色,不加以任何人为的雕琢。就如《沙漠中的饭店》是记述她和外国丈夫荷西吃中国菜的乐趣: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没有成为他们和谐生活的障碍,相反却成为这对柴米夫妻快乐的源泉。三毛母亲曾这样评价自己的女儿:三毛是个纯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不能忍受虚假,就是这点求真的个性,使她踏踏实实的活着。也许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确知:她没有逃避她的命运,她勇敢的面对人生。▼作品简介《撒哈拉的故事》是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 因为一本地理杂志的吸引,三毛背着行囊走进了荒凉单调的撒哈拉沙漠,在沙漠中寻找感受生活的真善美,书中每个故事都充溢着一种浪漫、浓情的异域情调,字里行间反映着大沙漠独有的地形地貌与风土人情。三毛用自己的心去适应、关怀这片大沙漠,在她的笔下,那些撒哈拉沙漠的人和物变得丰富多彩。三毛以一个流浪者的口吻,轻松地讲述着她在撒哈拉沙漠零散的生活细节和生活经历,其间也渗透着她与丈夫荷西间浓浓的温馨的爱意。▼原文选段(向上滑动阅读原文选段全部内容)其实,当初坚持要去撒哈拉沙漠的人是我,而不是荷西。 后来长期留了下来,又是为了荷西,不是为了我。我的半生,飘流过很多国家。高度文明的社会,我住过,看透,也尝够了,我的感动不是没有,我的生活方式,多多少少也受到它们的影响。但是我始终没有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将我的心也留下来给我居住的城市。 不记得在哪一年以前,我无意间翻到了一本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那期书里,它正好在介绍撒哈拉沙漠。我只看了一遍,我不能解释的,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就莫名其妙,毫无保留的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 等我再回到西班牙来定居时,因为撒哈拉沙漠还有一片二十八万平方公里的地方,是西国的属地,我怀念渴想往它奔去的欲望就又一度在苦痛着我了。 这种情怀,在我认识的人里面,几乎被他们视为一个笑话。 我常常说,我要去沙漠走一趟,却没有人当我是在说真的。 也有比较了解我的朋友,他们又将我的向往沙漠,解释成看破红尘,自我放逐,一去不返也——这些都不是很正确的看法。 好在,别人如何分析我,跟我本身是一点关系也没有的。 等我给自己排好时间,预备去沙漠住一年时,除了我的父亲鼓励我之外,另外只有一个朋友,他不笑话我,也不阻止我,更不拖累我。他,默默的收拾了行李,先去沙漠的磷矿公司找到了事,安定下来,等我单独去非洲时好照顾我。他知道我是个一意孤行的倔强女子,我不会改变计划的。 在这个人为了爱情去沙漠里受苦时,我心里已经决定要跟他天涯海角一辈子流浪下去了。 那个人,就是我现在的丈夫荷西。 这都是两年以前的旧事了。 荷西去沙漠之后,我结束了一切的琐事,谁也没有告别。上机前,给同租房子的三个西班牙女友留下了信和房租。关上了门出来,也这样关上了我一度熟悉的生活方式,向未知的大漠奔去。▼小桑果带你看“沙漠”“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很早以前读到这个句子时,便被包含其中的深情深深震撼。该是怎样的女子才写得出这样绝美独特的句子?直到翻开了这本《撒哈拉的故事》答案才渐渐清晰起来。我行我素的性格,浪迹天涯的人生,不得不承认这个女子像风一样迷人。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遥远的撒哈拉沙漠上,三毛活得新奇又潇洒。三毛曾在书中评价在撒哈拉的生活“千篇一律的日子,没有过分的快乐,也谈不上什么哀愁,没有变化的生活,就像织布机上的经纬,一匹一匹的岁月都织出来了,而花色却是一个样子的单调。”我不禁感叹,在这片荒昧、无知甚至野蛮的土地上,寻找生活的艺术是何等的珍贵。众所周知,撒哈拉并不是一个怡人的风景区——那里有着与世隔绝的孤独,远离尘寰的荒凉,白天酷热,夜晚极寒,不是幻想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般的充满诗意,而是一片浩瀚的寂寞、贫乏。因为缺乏水源,当地人用布包裹着的身体散发着浓浓的臭味;没有知识,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多少岁;没有正义,善良而美丽的沙伊达被人唾骂,对神灵的迷信让人害怕。然而当你真正读起这些故事,你却收获了另一番感悟——沙漠之中,必有绿洲的生活态度!书中三毛带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浪漫的小国度,那里有形形色色的人们,有的热情,有的冷漠……那里有走遍万水千山时荷西的相伴,有寄来的家乡风味和无数的信文。就像书中开篇的故事《沙漠中的饭店》,是三毛在适应荒凉单调的沙漠生活后,重新拾笔的第一篇文章。其中三毛与荷西间的妙语让人忍俊不禁。在她的口中,我们知道粉丝还可以被叫做“雨”,小黄瓜也可以代替笋片,猪肉干被说成了中药。谁说异想天开是犯法的呢?很多时候环境只是客观因素,并不能决定什么,只有自己,才能决定故事结局的悲与喜。世界上很多的事,都没有绝对,枯木也能逢春,就看有没有盼春的寄望了。身体和灵魂,必有一个在路上。城市中的喧嚣掩盖不住内心的失落与空虚,在纷纷扰扰的尘世中,想要找寻到自己的伊甸之园何其之难,但三毛找到了。在《撒哈拉的故事》中,她带着她对生活的热爱和面对困难的坚定,成为了一个自由洒脱的流浪者,来到了热情又神秘的撒哈拉。在撒哈拉的流浪是家的流浪,梦的追逐,也是爱的落定。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的生活就像是充满了各种不如意的荒凉的沙漠,只有怀着一颗“浪漫”的心才能让这片沙漠开出花来。撒哈拉教会我们最多的是自由、洒脱与勇敢,大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追寻想要的“灵魂自由”,去征服眼前的种种难题,把生活当成艺术一样过。很喜欢三毛说的那句话:如果有来生,有没有人爱,我也要努力做一个可爱的人。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黄沙漫漫,驼铃声声,骆驼追逐夕阳,再大的风沙也阻挡不住前进的步伐。愿我们都能去想去的地方流浪,去有梦想的地方与灵魂相约。-ctbu_1952-本期编辑:王国娇 王震策划:何蓬佳何泓潞冯胜岚文字:何蓬佳何泓潞冯胜岚主播:陈琪陈诗航后期:杜霜芸监制:李茗若金潇封面制作:梁芷馨排版:贺舒婷责任编辑:石薇琳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