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最优雅的文学和最精致的艺术文化——9月13日长江EMBA人文素质课堂

长江商学院
2014-09-22 00:00 浏览量: 3024

开场前,EMBA项目副院长梅建平教授阐述了本次课堂的意义。长江商学院在“素质教授”理念指引下,鼓励学员读名著、习传统,培养学员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在企业经营之余,拿出一些精力支持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其中昆曲则是中国戏曲文化的典型代表。

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内在根源的外在体现

演讲中,柯军老师指出,昆曲完整保留了古人的生活状态与价值观念,“赏昆曲就会发现,古代的结婚是什么样的,爱情是什么样的,价值观是什么样的,人们生活的状况是什么样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内在根源的外在体现。

昆曲是最优雅的文学和最精致的艺术文化

昆曲为什么有如此广泛的文化影响与文化认同?柯老师指出,昆曲是最优雅的文学和最精致的艺术。与京剧相比,昆曲的文学性很强,演唱内容都是古代的诗词、曲牌,而京剧则更加口语化。昆曲的繁荣来源于文人墨客的创作与追捧,反观当下,很多年轻人感觉欣赏昆曲比较困难,有时甚至需要看到直白的英文翻译才明白意思。追溯原由是在应试教育中,学生对古诗词的重视程度远小于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以至于缺乏古文学基础来欣赏昆曲中所包含的精致与优雅的美。

昆曲是文人的艺术,而非艺人的艺术

艺人以卖艺为生,而昆曲则是由文人创作,以“文人写剧本是告诉大家他在想什么,看到的社会是怎样的社会。比如社会已经病入膏肓,他要对他进行反抗”,可谓言为心声,至情至性。昆曲表演家以演绎著名剧本中的标志性人物为荣,而非以树立个人品牌为目标。可见,昆曲表达的是对人生与社会的感悟,是文人的艺术。

昆曲是一种从容雅致娓娓道来的生活方式

柯老师表示,昆曲的千回百转,余音绕梁,都是慢节奏生活的体现。可如今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他把昆曲引入到南京地铁里的初衷:希望人们放慢生活节奏。“昆曲进地铁”的活动,将“快”与“慢”很好地融合,形成奇妙的“互补”关系,让更多人了解昆曲具有的丰富历史积淀和艺术魅力,将传统艺术形式融入普通市民生活,取得广泛好评。

昆曲是联合国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的代表作

谈及昆曲的历史,柯老师说道,在享誉世界的三大最古老戏剧(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昆曲)中,前两个作为舞台表演形式已经消亡,只有中国的昆曲仍有顽强生命力,并且越来越精彩,越来越青春。在2001年5月18号,昆曲被联合国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其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题材丰富的剧本、委婉细腻的唱腔与传神的表演三个方面。

昆曲的内容至情至信,表演载歌载舞

随后,柯军邀请现场学员同台指导和示范,全场达到高潮。梳妆、上楼、夜奔、骑马……学员通过亲身表演,明白了昆曲表演中如何处理空间的虚拟性与时间的虚拟性,“念唱作打”如何将观众带入剧本中的情绪,扇子、雨伞、围巾等道具如何表达内心活动。柯老师表示,“现代舞台台上搭台,还要把真正的马拉出来去演绎中国的传统戏曲,这是很悲哀的,昆曲的表演艺术需要同时结合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

最后,《虎囊弹•山门》、《牡丹亭•游园》两个折子戏的现场表演引人入胜,和讲座内容相呼应,完美地诠释了昆曲的至情至性的内容与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也为本次长江商学院人文素质课堂划上圆满句号。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