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专家学者齐聚华师研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6-22 20:32 浏览量: 2785

6月20日,由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华中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湖北省中特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分中心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共同承办的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讨会在科学会堂一楼报告厅召开。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科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艰苦奋斗 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主题进行了深入阐释和研讨。

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爱国、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喻立平、校党委书记赵凌云、校党委副书记查道林出席。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厚丰主持开幕式。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厚丰主持开幕式

校党委副书记查道林致辞

查道林在开幕式上致辞指出,华中师范大学1903年建校至今已经走过了118年的奋斗历程。初衷不忘,薪火相传,对党史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一直走在前列。今天的华中师范大学更是深刻认识到对党史的深入研究是事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天,来自全国的领导、专家齐聚一堂,希望大家能够集思广益,就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学习内容,及如何深刻落实并践行学习成果出力献策,以实际行动向建党一百年献礼。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喻立平讲话

喻立平在讲话中指出,今年是建党一百年,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掀起学习党史的高潮,里面有几个重要的环节:一是学习,二是宣传,三是研究,四是传承,其中最重要的是研究。只有研究搞清楚了,学习才有方向、宣传才有影响力、传承才会真正达到效果。

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爱国讲话

刘爱国在讲话中指出,本次会议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为研究主题,旨在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吸取智慧,推动全社会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我们要持续深化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研究,要进一步面向实践、面向未来开展研究;要持续深化湖北党史研究,为加快推进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凝聚智慧和力量;要持续巩固和发扬湖北历史学科以及党史、党建研究学科的优势,进一步树品牌、立旗帜,进一步将党史研究打造成为湖北的特色,为构建湖北社科大省、社科强省作出贡献。

《求是》杂志社原社长李捷作报告

专家报告环节,《求是》杂志社原社长李捷作了题为《从三个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报告。他表示,一是从初心使命的视角看党的百年奋斗史。在党的百年历史中,始终贯穿一条红线,这就是始终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二是从精神丰碑的视角来看党的百年奋斗史。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同时筑起了两座丰碑,一座是伟业的丰碑,另一座是精神的丰碑,这两座丰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三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来看党的百年奋斗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一路相随,也走过了百年历程。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需要坚持“新时代”的视角,也需要引入“集大成”的新视角。

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一级教授韩庆祥作报告

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一级教授韩庆祥作了题为《从百年党史看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根基、主线和前景》的报告。他强调,奋斗精神的根基,植根于中国共产党远大目标、宏大使命与道路曲折坎坷的矛盾,其远大目标、宏大使命可以概括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但实现目标和使命的道路艰辛曲折要求发扬奋斗精神。关于奋斗精神的主线,他表示,精神有三个层次、三个纬度,可概括为精神谱系、精神特质、精神基因,这三个层次、三个纬度是有哲学基础的,即从个别、特殊到一般。从个别看的是精神谱系,从特殊看的是精神特质,从一般看的是精神基因,这就是奋斗精神。关于奋斗的前景,韩庆祥认为,要解决人民生活好不好、国家强不强、政党硬不硬三个根本性问题,必须具有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海鹏作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海鹏作了题为《党开创中国革命理论的伟大历史意义》的报告。他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的。这个革命的基本点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心城市起义,推翻资产阶级国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近代中国却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不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刚成立,对于怎样反帝反封建,怎样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还没有自己的切身斗争体验。中国共产党人以毛泽东为代表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与中国的国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了以乡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论,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大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陈光金作了题为《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若干问题》的报告。他指出,今年是国家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起步之年,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之义,研究社会现代化的相关问题,是社会学研究在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的主要主题。他主要从民生、社会结构、社会治理、社会规范等四个方面谈了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些理念、理论和逻辑思想。

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季正聚研究员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若干重要经验》的报告。他指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经验,是善于把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发展的绩效。要把经济工作摆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要坚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和解放生产力;要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要坚持用科学思维、科学的方法,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本领。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教育长,一级教授王怀超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报告。他认为,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顺应时代潮流,做时代的促进派,这是我们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不断前进的法宝;我们党有一个科学的理论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战略并能一以贯之;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道路;有一种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

校党委书记赵凌云

赵凌云认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一百年,也是创造历史的一百年。创造历史,就是扭转历史方向,改变人类命运,开创历史新纪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不仅创造了中华民族、中国的历史,而且深刻影响了人类和世界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创造历史,首先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把握了中国历史正确的前进方向;其次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历史自觉,成为历史责任的担当者和历史创造的自觉领导者;第三是中国共产党唤醒、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将人民凝聚成强大的历史创造主体;第四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把握和运用历史前进的规律,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和政策,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牢牢掌握了历史创造的主动。

武汉大学二级教授、珞珈杰出学者丁俊萍作报告

武汉大学二级教授、珞珈杰出学者丁俊萍教授认为,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倡导和培育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也是党可以带领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走向胜利的显著政治优势。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要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要节俭朴素、力戒奢靡,形成一种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它贯彻在日常的生活中;要牢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努力担当作为,把我们对理想信念的追求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和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

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荣誉院长,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江畅作报告

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荣誉院长,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江畅教授认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对“人民至上”价值理念进行了艰难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构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不仅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已经形成了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而且还在道路、理论和文化等方面形成了显著优势。事实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选择、确立和践行“人民至上”,作为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理念,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桂岳卓越教授李良明作报告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桂岳卓越教授李良明表示,艰苦奋斗是党的初心使命决定的,是与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一致的,是必须长期坚持和发扬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党的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关键在党,必须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的。从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思想,这正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大党仍风华正茂的红色密码,它将永远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永葆艰苦奋斗的本色。

湖北省全国重点马院、湖北省重点马院、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及分中心代表,我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师生代表等约200人参会。本次会议同步进行了网络直播。

华中师大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编辑:余洋洋文字:李肖麟 马珺

图片:杨晓辉 邹欣欣

责任编辑:刘志强

审校:梁伟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华中师范大学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