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MPA | 探讨因果关系,构筑方法论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MPA
2020-06-15 21:20 浏览量: 3569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是什么让2019级MPA同学在6月13日晚上放弃休息,参加读书分享会,我想是对知识的热爱与渴望。

《为什么:关于因果关系的新科学》作者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传奇人物,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朱迪亚·珀尔。这本书读起来有些烧脑,但非常有趣。

为什么推荐《为什么》

此次读书分享会由何代欣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首先,何老师向同学们说明了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区别,因果关系相比相关关系更为高阶,是人类认识边界的拓展。特别是在大数据的发展背景之下,人类认识因果关系的能力大为提升。之所以让同学们了解因果关系,是因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就是要探寻因果关系,否则社会科学将面临文史哲和科学的双重夹击。

《为什么》带来的思考

虽然《为什么》这本书专业性很强,但丝毫不影响同学们学习的热情。本次读书分享会一共有9名同学展示了自己的阅读成果,他们不仅将本书中的核心内容和重难点问题用举例子等通俗的方式进行讲解,还就本书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思考得到了新的感悟。

王亚戈同学就书中“不懂因果关系的人工智能就是人工智障”引出了未来应对逐步实现强人工智能,为我国政府的公共管理提供更大助力。

田小静同学以生活中的新冠肺炎感染、以及失眠为例,解释了混杂与去混杂,并且学习到了作者在经历人生重大变故后依然带着热情进行研究和生活的坚强与乐观。

张旸同学提出如果我们能合理借鉴书中提到的观察、干预和想象三级因果理论,优化实验设计,强化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因果推断,便能更好地克服公共管理研究中面临的复杂性问题,同时提供新的数据获得途径,并拓宽研究视野和范围。

王允昊在将本书中最精华的必要性概率、混杂因子、贝叶斯定理、贝叶斯网络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认为本书的内容是对我们认知、判断能力的一种完善,是全面客观认识事物的引导。

任慧同学向同学们讲解了统计学中去除混杂的方式和缺点,以及在因果关系中是如何解决混杂问题的。

杨臻同学引经据典,阐述了因果关系、认知能力的三个层级、因果关系与人工智能三大核心内容,并深刻感受到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并提出了分析因果关系对于公共管理研究的意义。内容翔实,引人入胜。

王鹏同学用夏娃装石头的故事解释了书中提到的概率、干预、混杂因子等问题,并解释了因果逻辑的高阶形式——反事实假说。最后提出了5个法律责任问题,指出我们不仅考虑因果,还要考虑普世和社会所提倡的价值体系。

贾媛媛同学认为技术是双刃剑,政府部门对于人工智能要包容审慎监管,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和服务,不断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陆琪同学认为本书是更严谨更全面地确定相关关系的革命,语义和实质上的因果存在差异,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此次读书分享会不仅让同学们对于本书的内容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还引发了关于因果关系、人工智能的深入思考,在方法论以及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层面有了一定支撑,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将大有裨益。

编辑:赵培灼

(本文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MP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