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晓强:善于学习、勇于学习、热爱学习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2021-09-16 15:26 浏览量: 2811

9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2021-2022学年开学典礼在世纪馆举行。商学院财务与金融系教授支晓强作为教师代表发言。

各位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商学院财务与金融系的教师支晓强。欢迎各位同学来到人民大学,来到这所有着红色基因的人文社会科学重镇。20年前,我毕业留校任教,迎来了一批批新同学,送走了一批批毕业生,每次都感慨万千,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共同学习,何其幸哉。

今天我讲的内容简单说就一句话,以自己擅长的学习方式为基础,根据学习内容做动态调整,刻苦努力,好好学习人民大学之长

大家都已经学习了十几年了,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但你是否知道你最擅长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有的人擅长通过读书学习,有的人擅长通过做题学习,有的人擅长通过讨论学习,有的人擅长通过实地调研学习,有的人擅长通过听讲座学习......我擅长的学习方式是讲课,通过讲课,与学生讨论,教学相长,瞬时激发各种灵感和思考,会把很多问题都想明白。接下来的问题是,你是否按照自己最擅长的学习方式去学习?明明你擅长的学习方式是讨论,但只知道看教材刷题,学习效率不会高的。还要想一下,是不是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内容,需要不同的学习方式或者不同方式的组合?在创业管理领域,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企业过去成功的关键因素很有可能成为妨碍企业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过去成功可能依赖于某项资源、某个市场、某种关系,这种成功让企业满足并沉浸其中,但是当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由于过去成功造成的路径依赖,使得企业很难转型或错过转型的最好时机。回到学习上来,过去大家在高中成功的学习方式可能是把教材读通读透,不停地记忆背诵刷题。但大学不能这样,需要思考、琢磨,课本上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成熟的理论,更多前沿的东西可能还在期刊杂志著作上,在我们伟大的实践中。这就是我讲的第一点,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学习方式,按照自己的擅长方式去学习,并能够根据情况对学习方式做动态调整

大家到人民大学读书,知不知道人民大学最擅长什么,知不知道你所在学院最擅长什么,知不知道你的老师最擅长什么,知不知道你的同学最擅长什么?老师们可能有的擅长理论,有的擅长实践,有的擅长思辨,有的擅长分析,有的擅长小题大做,强调细、深、精,有的擅长大题大作,强调构建框架、宏大叙事。然后,你能不能在大学乃至研究生生涯中把这些学到手,至少尝试去学到手吧。你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知不知道这个时代最好的东西是什么?有没有计划利用在人民大学学习的时光去理解这个时代,学习这个时代的精华。人民大学这么多优势学科,你若只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远远不够。学习需要跨学科。课堂上一般都是每个老师讲授自己的学科,但实践中几乎没有一个问题是单纯某个学科的问题,而且往往对同一问题,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观点。在商学院里,我们开设有管理整合课程,上课不是一个老师讲,而是几个不同学科的老师同时在讲台上,教会计、战略、人力资源、金融的几位老师就一个问题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发表见解,甚至老师们也会有争议,同学们也参与其中,从而去学习不同学科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后来,我们把经济学、社会学、哲学、法学、统计学等学科的老师也一并邀请至课堂,形成更大范围的整合。这就是我讲的第二点,学习人民大学之长

最后一点,刻苦努力非常重要。不知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有时制定了一个健身计划,早上几点起床,如何锻炼等等,就感觉已经出了一身汗,特别愉悦。收集了一堆资料,就好像自己已经读过了。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再好的计划没有执行也不行。记得中学时看武侠小说,主人公因某种机缘获得了武功秘籍,成为武林高手。现在不一样了,到处都是武林秘籍,各种书单,推荐,关键是练起来!老师希望做大家的引路人,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但执行需要你自己!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两个100年的历史交汇期。希望大家不负韶华、紧贴时代脉搏,做一个善于学习、勇于学习、热爱学习的人!

谢谢大家!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