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安泰EMBA:饮水思源,聆听叔同

MBAChina
2017-06-22 14:31 浏览量: 5441

MBAChina网讯】2017年是交通大学121周年的校庆,也是李叔同诞辰137周年,6月11日的交大徐汇校区,碧空如洗,群贤毕至,随着红布缓缓地从李叔同铜像上一点点褪去,一缕人文之风吹遍安泰,揭幕仪式暨叔同文化论坛正式揭开面纱。EMBA校友会四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及全体理事大会同期举行。



红尘有印“李叔同”, 出世之外映“弘一”。


李叔同铜像:交大安泰的文化名片


李叔同铜像于2009年由安泰EMBA校友会捐赠,一直安放在上海交大法华校区主楼前小花园内,是法华校区的一张文化名片。随着经管学院整体回迁徐汇校区,为了让更多的安泰学子、交大学子近距离感受叔同先贤风貌,学习叔同律己精神,李叔同铜像回迁徐汇校区也成为校友们的共识。




朱健:一所伟大的大学要经历历史和时间的检验


“交大徐汇校区是国内唯一一个跨越了三个世纪的校园。”出席揭幕仪式的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强调建校伊始交通大学即坚持“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教育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其中,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担任总教习的特班,更是英才辈出,群星璀璨。特班生中也走出了不少著名人士,比如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中国最早的建筑师之一贝寿同,著名诗人、书法家谢无量,以及文化大师、中国话剧的开拓者李叔同等。交大学子来到交大,不仅仅是习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传承它的精神和文化,要了解交大历史上著名的校友与教育者的精神风貌。“瞻仰铜像,和李叔同先生进行跨时空的精神对话只是一方面,今后我们还将更多挖掘叔同先生的事迹、作品和精神,以此来影响和感染更多的交大学子。”


吴兴伟:铜像背后的那些故事


捐赠校友代表、首届校友吴兴伟在现场与我们分享了铜像背后的故事,“叔同铜像由英国现代雕塑大师亨利-莫尔的传人德拉哥·马林·薛林纳所作,EMBA校友会和学院领导们为这件作品倾注了许多心血。李叔同出世于交大,也在此走上社会,任何时候,只要学校在,我们学生的心就永远在,叔同安泰永存,感恩交大,民安国泰。”原安泰经管学院院长王方华也欣然寄语,“聆听叔同,怀念叔同,传承叔同。”


周林:文化传承的多种意义和见证


周院长在致辞中表明,交大对于李叔同先生文化的传承是多种意义的,李叔同先生出家是1918年,交大管理学科也成立于1918年,这份冥冥中的缘分或许就是今日回迁至徐汇校区的最好见证。“即使叔同先生出家后,他依然非常关心中国的文化和民间疾苦,特别是在抗战过程中,他也为此做出了很多特殊贡献,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这是值得我们当代人们学习与敬仰的。”随后,丰子恺外孙宋雪君代表他自身及李叔同先生嫡孙女李莉娟居士,将为叔同铜像揭幕而创作的书法作品赠送于安泰学院。


叔同文化论坛开启号角




在一首由交大合唱团胡梅雄校友根据弘一大师李叔同的传世之作改编创作的歌曲《相逢送别》中,翘首以待的叔同文化论坛开启号角。




宋雪君:《护生画集》蕴含着“师生共慈悲”的承诺


《护生画集》是由擅长绘画的丰子恺作画,由精通佛法的弘一法师撰文,共同编写而成。护生,亦是爱护生灵与心灵的呼吁。宋先生在分享中提及,1961年丰子恺拟想重新出版《护生画集》的第一集和第二集,但手稿早已丢失,“丰子恺可以重新作画,但文稿呢,叔同大师当时已经圆寂了,”通过宋老栩栩如生的描述,“朱南田机缘巧合得原稿,千辛万苦归还至丰子恺”的故事似乎在眼前上演。


“当一个人有精神支撑时,哪怕他身体再差,也能熬牙挺过。但当目标完成之时,他的身体也日渐憔悴。”宋老分享,深受文革迫害的丰子恺,当时早已身心俱疲,再提出继续完成《护生画集》第六集时遭遇全家一致反对,但他却不声不响的躲在一间小房子里,“身长1米74的他蜷缩在1米58的床上,每天早上4、5点起床,在昏暗的灯光下创作。终于在1973年完成,丰子恺也于1975年病故离开了我们。”


“这套画集的原稿原先全部保存在新加坡,1985年广洽法师回中国来参加我父亲逝世十周年纪念活动时将其带回,无偿捐赠给了杭州的浙江省博物馆。”长达半个世纪的跨越,只为遵守师生共慈悲的承诺。




佟瑞欣:从绚烂至极到归于平淡


在传记《弘一法师》中,佟瑞欣担任主演,以进退有度、分寸把握娴熟的艺术风格,以主人翁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艺术再现了李叔同沉雄悲慨的一生。“作为一个演员,每个角色都会对我们的人生起到变化和感染,李叔同的生命过程是极其丰富的,绚烂至极,但他最终选择归于平淡。”佟瑞欣回忆当初拍摄《弘一大师》最后圆寂那场戏时,感慨万千,“演员在演绎大喜大悲时,其实感情是相对比较容易调动的,但当时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写下了悲欣交集四个大字,随后以一种平和、安详的状态,双手合起来侧卧床塌,弥留之际留出了一滴泪,这对我而言挑战很大。”在不断演绎的过程中,演员也在接近角色本身,通过对李叔同角色的演绎,促使佟瑞欣开始去临摹、深究、感悟李叔同的一生,也在他的演绎生涯中增添了厚重的一笔。




盛懿:缘结交大,南洋经济特班对叔同的影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叔同曾和交大结下哪些水乳交融的渊源?盛懿馆长自嘲,自己是个在发黄故事堆里展现李叔同21-22岁交大求学印记的人。李叔同于1901年进入由蔡元培担任班主任的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特班学习,特班在交通大学的历史上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课程重在西学,是李叔同第一次接受近现代知识教育的学校。


据盛老师介绍,李叔同当时在求学期间,以李广平的名义翻译出版了两本书,黄炎培在回忆李叔同时这样提及,入住和上课的地方在上院,当时有二人一室,也有一人一室的,他独居一室,四壁都是书画,同学们很乐意和他亲近,他以特班第12名的成绩被录取,可谓“学霸”一名。特班很多人都不会说普通话,他还特意教大家,风度温和而静穆。当时曾有人这样形容李叔同,“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


南洋公学留给李叔同的是什么?盛老师言简意赅,“南洋公学特班时期,这个阶段推动了李叔同由传统文人向近代知识分子的身份转换,初步形成了他民主、爱国主义思想。也为他日后从事话剧、音乐等西洋艺术作了铺垫,对他人生轨迹产生影响。”


张毅伟:说法度众生,持戒到彼岸


EMBA首届校友张毅伟通过阐述李叔同先生一生中的六次重要送别,阐述他所理解的佛学中的李叔同精神要义。第一次送别,5岁时送别他的父亲。第二次送别,18岁时送别他的初恋。第三次送别,25岁时送别他的母亲。第四次送别,35岁时送别他的好友,写下了千古名唱《送别》。第五次送别,37岁时在西湖边送别从上海赶来虎跑寺的日本太太。最后一次送别,是在完成剃度和受戒后,弘一法师与李叔同的送别。说法度众生,持戒到彼岸,“我相信,交大的饮水思源精神中必然也包含着李叔同先生的要义。”




余明阳:交大拥有包容万象和国际化承载力的精彩


余书记在论坛尾声精辟总结,他以四个“精彩”点题。李叔同大师的一生是精彩的,从入世到出世,练达造就辉煌人生。其二,李叔同先生为交大精彩“代言”,区别于交大典型工科院校的固定印象,从这里俨然走出了李叔同、钱学森等著名大家,他们丰厚的文化底蕴、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为交大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每年举行的交大安泰音乐会也是这一精彩的践行。其三,一楼的星巴克、三楼的李叔同铜像,这些俨然是安泰近些年国际化和海纳百川的呈现与见证,交大安泰EMBA在2016年英国《金融时报》全球排名第7,蝉联亚洲第1,智汇安泰,精彩无界。最后,余明阳书记期待校友们多回母校吸取养料,校友踊跃提供精彩源泉,生生不息,学院也必当以持续化、动态化、互动化的服务,携手与校友共创安泰精彩未来。


叔同文化基金揭幕,创新传承相继


2014年,交大EMBA合唱团创作了《相逢·送别》,两年后,合唱团再度创作《紫气东来》。 2015年12月举办的EMBA年度杰出校友评选中,项目特设“叔同奖”,致敬在文化产业、艺术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校友。通过对李叔同文化精神的追忆,交大安泰EMBA中心和EMBA校友会发起设立“叔同文化基金”,通过EMBA校友捐赠(包括毕业捐赠及返校捐赠等),聚沙成塔,EMBA项目将把这些捐赠用于举办人文艺术类的校友活动,令校友及社会共同受益。




活动最后,交大安泰EMBA中心独辟蹊径,特邀请交大莘莘学子为几位主讲嘉宾赠送“叔同上院思学图”,千江印月,无执有为。居高声远,行知相宜,以聊表感谢和敬意。


EMBA校友理事大会:建言献策,共谋发展


当天,EMBA校友会四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及全体理事大会同期举行。近30位常务理事出席了上午的常务理事会,安泰经管学院周林院长和EMBA校友会副主席张毅伟分别在致辞中介绍了学院和EMBA校友会工作开展情况,EMBA中心主任马文玉老师介绍了EMBA项目的发展以及开展的2018年招生工作。在校友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蒋东良的主持下,常务理事们围绕四个议题进行了探讨。




在下午的全体理事会议上,余明阳书记提出“团结、作为、发展”三个关键词,希望在EMBA校友会全体理事会的共同努力下,以宽容、包容和合作的心态,将EMBA项目建设为安泰的一抹亮色。


2003秋2班班长徐世平、2008春1班朱纪华作为常务理事代表表达了对学院和EMBA项目工作开展的支持,EMBA户外俱乐部理事长陈犇和14春2班班长张刚分别分享了校友组织建设、班级建设和公益活动心得。田新民副院长以传承和创新为主题,为两场会议作了精彩总结。当天还进行了常务理事和理事的增补,理事会大家庭扩大到227位。


历经五年,再次在百廿讲堂中专心致志、聆听叔同。当日正值交大安泰EMBA2010级校友毕业5周年和2012级校友入学五周年返校日活动,校友们在“盛宅·校友之家”中观交大新颜,重温“家”的温暖,同时感受交大双甲子的深厚文化底蕴。




安泰经管学院院长周林,党委书记余明阳,副院长田新民,EMBA校友会副主席张毅伟,EMBA校友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蒋东良,EMBA校友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吴兴伟,丰子恺先生外孙宋雪君及夫人,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盛懿,国家一级演员、上海电影表演艺术协会会长、上影演员剧团团长、电视剧《弘一大师》主演佟瑞欣,宝钢集团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吴东鹰,渤海商品交易所董事长、第十四届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阎东升,创业学院课程教授潘文灏,校友与公关办主任黄淑绢,EMBA中心主任马文玉老师出席。本次揭幕及论坛由交大安泰EMBA校友(2011级秋2班)、SMG融媒体中心品推主管、上海交大产投俱乐部文化分会会长刘江贤倾情主持。




余音绕梁,不绝三日。叔同文化论坛的持续发酵和深刻追问,让校友们在寄予归情、归思、归心的赤诚之心时,也俨然形成了一种文化新风尚。校友们也陆续在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有道笔记等发表自己的感想,如2009春1班周乐群分享,”好的大学不但要培养社会进步的建设者儿,更要对文化、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做贡献,祝愿我们的交大,我们的安泰,越来越好!“同时,聆听叔同,传承李叔同华枝春满之文艺,无数奇珍供世眼的精神,也为学院和EMBA校友工作带来了积极和建设性的启发与指导,于学中思,于苦里行,善浩然之气,养谦卑之性,方能写大人生。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上海交大安泰EMBA如原作者如不愿意本网站刊登使用相关素材,请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予以处理,联系010-53572272。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